腾讯会议增值功能收费引争议,在线会议软件商业化之路何去何从?

在当今数字化办公的时代,在线会议软件成为了人们工作沟通的重要工具。腾讯会议作为行业内的知名产品,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近期,腾讯会议部分增值功能开始收费的消息引发了广泛争议,也让人们再次聚焦于办公软件的商业化问题。

腾讯会议于 2019 年底上线,随后便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疫情期间,腾讯会议迅速崛起,创造了 245 天用户破亿的惊人记录。腾讯在 2020 年 1 月 24 日承诺,在疫情结束前,面向用户端的 300 人不限时会议功能始终免费。这一举措让腾讯会议收获了大量用户。腾讯 2022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腾讯会议注册用户数达到 3 亿,月活用户数突破 1 亿,2021 年用户参会次数超过 40 亿次。庞大的用户基数也使得腾讯会议在众多场合成为热门话题,此前就多次因同时在线用户过多,“腾讯会议崩了” 的话题登上热搜。

如今,经济观察网记者发现,腾讯会议基础的线上会议等服务依然免费,但自动会议纪要、字幕、高清画质、实时转写等增值功能开始收费。其中,自动会议纪要功能早在 2021 年 3 月就已推出,当时用户开会时点击录制并选择自动会议纪要,就能生成文字版的会议实录,这一功能曾是腾讯会议的一大 “卖点”,深受会议组织者喜爱。而字幕、实时转写等功能于今年 4 月上线,上线之初这些功能界面上方均有 “限免” 标识。如今这些原本免费的增值功能开始收费,引发了用户的不满。有用户表示,对腾讯会议不满的点在于这些功能早已上线,现在却开始收费,而且只有包月服务,不能单次付费。还有用户提到,腾讯会议云视频存储空间也有收费项目,免费版可存储 1G,30 元会员版则有 20G 空间,目前只能通过删除旧录制来保证空间够用,不过该用户认为一些功能的确有用,所以并不介意为腾讯会议付费。

那么,腾讯会议这些增值功能为何上线之初免费,现在却开始收费呢?截至发稿,腾讯会议官方尚未对此做出回应。但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透露,腾讯会议最初是面向 B 端的商业化产品,疫情期间将一些功能限免。如今腾讯公司处于降本增效阶段,腾讯会议也面临盈利压力。艾媒咨询 CEO 张毅认为,视频会议耗用资源巨大,腾讯想要回收成本并盈利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目前腾讯会议用户量足够大,现在是收费的合适时机,但要注意只能对增值服务收费,而非基础服务。此前腾讯会议已有面向企业端的收费项目,中小企业使用的商业版服务每年费用 4788 元起,为企业线下会议室打造的软件系统每年费用 1200 元起步,不过腾讯会议并未对外公布商业版客户数量。广发证券传媒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旷实今年 8 月在研报中指出,国内视频会议市场收入仍以硬件为主,2021 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为 9.7 亿美元,其中硬件市场规模为 7.4 亿美元,华为、可达、中兴、Poly、小鱼易连在过去 2 年持续占据行业前五位置,相较之下,包括腾讯会议在内的云会议软件市场还未实现规模化商业变现。量潮科技创始人张果表示,腾讯会议此次收费是在腾讯云整个 B 端产品涨价的背景下出现的,他们公司使用腾讯云的多款产品,近期发现腾讯云取消了一些免费额度,设置了最低收费,还有小幅度涨价,公司总体账单涨幅能达到 30% 左右。

在腾讯会议增值功能收费引发争议之前,今年 7 月钉钉的商业化也曾引起争议。当时有消息称钉钉基础版超过 10 人将收费,后钉钉回应此为不实消息,实际是钉钉内一款项目管理产品将免费使用人数上限调整为 10 人。钉钉自今年 3 月提出全面商业化,在免费版基础上,按客户规模分为付费的专业版(每年 9800 元)、专属版(每年 10 万元起)以及专有版(每年 100 万元起)。钉钉总裁叶军 9 月提到,过去半年间,钉钉商业化收入增速超过 50%。腾讯的另一款办公软件企业微信在今年 5 月中旬也发布公告,表示将按照平台接口调用许可向服务商收费。《SaaS 产品经理》作者戴明认为,互联网巨头 B 端业务收费是大势所趋,因为大公司 B 端业务普遍面临盈利压力,且企业业务场景复杂,SaaS 公司需提供大量服务才能保证企业正常使用,免费模式下很难实现盈亏平衡。广发证券测算,腾讯会议未来商业化的基准收入体量为每年 40 亿元 – 50 亿元,若考虑更乐观的用户规模和付费率假设,可达到每年 85 亿 – 113 亿元,但在商业化起步期,收入贡献有限。

腾讯会议在国内市场可以直接对标国外的 Zoom。Zoom 起步时主要做 To C 产品,用户免费使用,之后推出付费版并进军 To B 领域,吸引了 Uber、富国银行、Gap、Oracle、HSBC 等众多国外知名企业以及大量中小企业客户。今年二季度,Zoom 收入 11 亿美元,净利润为 4575 万美元,预计 2023 财年总净收入将达到 43.85 亿美元至 43.95 亿美元,据广发证券测算,Zoom 月活用户约为 8 亿左右。与国外相比,国内办公软件收费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如今互联网大公司纷纷入场,办公软件商业化之路能否走通?张毅表示,腾讯之前在软件免费、增值服务收费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此次腾讯会议试水收费,也有成功的可能性。但在推进商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盈利需求,将是腾讯会议以及其他办公软件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en_USEnglish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