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行业:下游需求多元驱动,奏响增长新乐章

在科技飞速发展与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浪潮下,音响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作为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关键设备,音响系统由音源、控制设备、音频处理器、功率放大器、音箱等构成,并通过各类线材电缆串接协同工作。当下,其功能与覆盖场景不断拓展,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与众多行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产业链视角审视,音响行业上游涵盖芯片、塑胶件、导磁片、磁钢、音盆、音圈、防尘帽、胶粘剂等原材料,以及喇叭、扬声器、麦克风阵列等关键设备。其中,芯片作为音响的核心原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下游智能终端产品的蓬勃发展,电子音响行业技术迭代加速,智能音响、专业音响、蓝牙耳机等智能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张,对音响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水涨船高,进而推动芯片需求稳步上扬。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国内芯片企业研发实力增强,2018 – 2021 年间,我国芯片市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2021 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同比劲增 18.20%。然而,我国芯片生产结构存在短板,主要集中于低端领域,高端芯片长期依赖进口。近五年,中国芯片进口规模持续攀升,2021 年进口额高达 4397 亿美元,即便受贸易摩擦影响,2022 年仍维持在 4156 亿美元的高位。2021 – 2022 年期间,芯片进口数量虽有下滑,但进口金额降幅相对较小,反映出我国在芯片进口上正承受着更高单价压力,这无疑推高了音响行业成本,对行业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中游制造环节,自 21 世纪起,我国音响行业逐步从注重速度与数量的 OEM 模式向强调质量效益的 ODM 模式转型。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便携式媒体播放器、虚拟现实设备等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稳健发展,持续扩充市场规模,有力拉动了音响行业前行。2022 年,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规模达 4240 亿元,相较于 2018 年增长 32.5%。与此同时,智能家居概念兴起及相关技术普及,激发全球智能音箱需求上扬,带动我国音响类产品出口增长。尽管 2020 年受疫情冲击,音响出口增长趋缓,但 2021 年,我国凭借完备制造业体系与出色疫情防控成效,稳固产业供应链,填补了部分经济体停工停产造成的供需缺口,大量外贸订单纷至沓来,音响出口数量与金额较 2020 年显著攀升。以音箱这一音响系统终端产品为例,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统计,2021 年我国音箱产量达 56568 万台,同比增长 7.05%,市场规模达 644.4 亿元,同比增长 2.78%,且随着音箱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外观设计优化、工艺水平进步以及新兴品牌入局,预计行业产值将保持稳健上升态势。

下游应用领域的多元化需求,成为音响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智能手机市场,2022 年受贸易摩擦、全球通胀等因素制约,我国智能手机减产。不过,随着供应链问题缓解以及国内厂商加快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布局,智能手机产量有望逐步回升,进而拉动音响行业需求增长。在汽车领域,随着音响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汽车行业对音响的需求持续高涨。中国汽车市场的复苏释放了前期抑制的市场需求,以上声电子为代表的汽车音响重点企业,产销量呈现逐年大幅增长态势,2022 年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 9% 和 13.01%,彰显出汽车市场对音响行业需求的强劲增长势头。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汽车音响下游应用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成为音响类电声产品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近年来,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销量迅猛增长,蔚来、小鹏、问界等新势力品牌也强势崛起,带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攀升,为汽车扬声器市场带来显著增量。

此外,音响在家庭娱乐、音乐演出、体育赛事、公共广播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在家庭娱乐场景中,消费者对高品质音频体验的追求促使家庭影院音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 年全球家庭影院音响市场规模达 1776.12 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为 547.93 亿元人民币,且预计全球市场容量将以 6.44% 的年复合增速持续增长至 2029 年 。在专业演出领域,音乐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观众对演出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对高品质、高性能音响设备的需求极为旺盛,无论是大型演唱会、音乐会,还是剧院演出、音乐节等,优质音响设备都是确保完美音质呈现的关键。

总体而言,音响行业在下游多元需求的有力带动下,前景广阔。但行业发展也面临挑战,如上游高端芯片依赖进口导致的成本压力,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下企业需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等。未来,音响行业企业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品质与智能化水平,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中,奏响更为激昂的增长旋律 。

zh_CN简体中文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