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面临的网络挑战与应对策略

随着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新媒体与即时通讯工具的蓬勃发展,统一通信平台的边界不断拓展。与此同时,云计算趋势下,音视频(AV)应用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这些变化给视频会议的网络架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应用层面,IT 与 AV 的融合态势良好,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成为众多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首选。远程医疗、临床诊断监护、远程教育以及数字法庭等新兴领域,也愈发依赖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此外,为追求沉浸式会议体验,高清、3D 技术在会议系统中的应用持续增长。

一、网络挑战:视频会议的现实困境

稳定且强大的网络是保障视频会议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问题的容忍度较低,呼叫掉线、图像模糊、信息丢失等问题时有发生。

如今,用户对视频会议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高端远程呈现会议室通常配备多个真人尺寸的 1080p 屏幕、高清摄像机、编解码器以及立体声音频设备。相比过去 128Kb/s 或 384Kb/s 带宽的视频会议,高清系统的视音频传输需要 4Mb/s 到 6Mb/s 的带宽,带宽需求显著增加。

同时,视频会议网络也在持续演变。在部分地区,传统的 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络)逐渐被融合的 IP 网络或 IP 覆盖网络取代,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投资成本,也提升了网络维护的复杂性。

带宽是视频会议面临的最现实问题。可用带宽直接影响视频会议质量,高分辨率、高帧率的图像比低分辨率、低帧率图像需要更多带宽。以 HD720p 视频为例,若帧率降至 15 帧 / 秒或分辨率降至 CIF 水平,用户体验将大打折扣。虽然 CIF 分辨率或 15 帧 / 秒的连接在网络上可能不会出现丢包现象,但受限于带宽,视频质量依然较差。因此,要实现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必须确保充足的带宽。

企业的 IT 团队在提供视频会议服务时,需合理管理可用带宽,以满足公司的视频会议需求。若带宽不足,可能导致呼叫被拒、部分网段过载,进而引发丢包,甚至迫使终端降低带宽。但在实际应用中,网络需求不断增加,网络自身也需要应对视频流量增长带来的压力。

二、应对策略:突破网络瓶颈的方法

(一)带宽管理:保障网络资源合理分配

实现高质量的视频传输,服务质量(QoS)和带宽保障是两个关键要素。然而,由于互联网环境复杂,在数据应用中区分音频或视频流量并非易事,因此保障可用带宽存在一定难度。在网络环境中,通过优先级机制进行 QoS 管理是优化带宽的有效方式。

QoS 是网络与用户、网络上通信用户之间关于信息传输质量的约定,涉及传输时延、画面失真度、声像同步等指标。QoS 机制可对协议进行优先级划分,优先传输常用或关键业务数据,搁置非关键协议数据。

此外,部分公司推出软件解决方案来管理网络带宽,确保视频通信所需带宽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关键任务和应用程序的运行。例如,2010 年 Avistar 通信公司获得实时带宽管理专利,其自动自适应系统可提供持续反馈和流量控制,有效克服网络瓶颈。

(二)可升级的视频编码:提升网络适应性

近年来,许多企业推出基于 “可升级的视频编码(SVC)” 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H.264 SVC 于 2007 年正式成为 H.264 的拓展部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设备。

SVC 技术允许视频会议设备发送和接收多层视频流,由基层和可选添加层组成,可提升视频分辨率、帧率和质量。与传统视频编码相比,SVC 的分层功能在有限带宽下显著提高了容差度和视频质量。

此外,单个多层 SVC 视频流媒体可支持多种设备和网络类型。基于 H.264 SVC 的视频应用可根据网络带宽、显示屏幕和终端解码能力选择合适的码流,提升视频会议体验,尤其适用于缺乏 QoS 保障的公共 IP 网络。

SVC 技术主要解决视频会议部署中的三个关键问题:

  1. 部分网络无法满足高质量视频会议对低损失、低抖动的要求;
  2. 网络带宽不稳定,难以保障所有用户的需求;
  3. 扩展多点会议单元(MCU 或桥)困难且成本高昂,因为 MCU 需要高带宽和高 CPU 资源支持。

2010 年,宝利通公司推出 “全集可扩展视频编码”(Full SVC)解决方案,进一步降低带宽需求,增强数据包丢失时的差错隐消能力,扩大了 SVC 技术的通用性优势。

(三)H.264 High Profile:提高编码效率

H.264 体系中最高效的编码技术 ——H.264 High Profile 已进入视频通信商用市场。尽管 H.264 标准应用广泛,但目前视频通信系统普遍采用的仍是基本画质标准 H.264 Baseline Profile。

H.264 High Profile 采用文本自适应二进制算法编码 CABAC 技术,编码效率远高于采用 UVLC(通用可变长编码)/CAVLC(文本自适应变长编码)的 Baseline Profile 标准。采用 H.264 High Profile 可在保持视频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网络带宽需求,有助于降低视频会议部署成本,缓解预算压力,加快投资回报。

目前,宝利通、华平等公司已开始支持 H.264 High Profile。据宝利通数据显示,采用 High Profile 可使高清视频通话的网络带宽需求减少 50%,原需 1Mb/s 的高清视频通话现在仅需 512kb/s,原需 256kb/s 的标清通话降至 128kb/s 即可实现。

(四)网络中立性:影响 QoS 的新因素

网络中立性是应用于社区宽带网络的基本原则,可能对所有网络产生影响。虽然尚无统一定义,但普遍认为,免费的社区宽带网络应保持对用户设备和通讯模式的中立性,避免因一种通讯方式降低其他通讯的服务等级。

网络中立性正逐渐影响视频会议通信网络的 QoS。2012 年 12 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以 3 票赞成、2 票反对的结果批准了保护网络中立性的规则,裁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不得限制网络上的合法流量,但有权进行 “合理” 调整。

目前,欧盟委员会和中国尚未出台相关法规,但网络中立性已成为全球趋势。消费者的因特网连接通常不提供 QoS,而媒体内容应用需要 QoS 保障。QoS 通过优先级设置给予部分应用特殊对待,这可能与 FCC 的网络中立性规则产生冲突,未来或许需要对规则进行修改以平衡二者关系。

zh_CN简体中文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