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竞赛赛场探访:他们这样“上好一门课”

  近日,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火热开赛。大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如何上好一门课?每位老师或许都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参赛老师们有的激情四射,有的风趣幽默,也有人在教学课件上推陈出新……广大青年教师以创新探索回应“如何上好一门课”的职业命题。

  大赛设置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医学学科和高职高专综合学科七个组别。根据赛制,每位教师提交一门拿手课程20学时的教学设计,在赛场上随机抽取其中1学时进行20分钟的展示。这样高浓缩的赛制,不仅考验老师们平时备课、讲课的基本功,也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时间把控和知识厚度。

  谈及备战青教赛的过程,不少参赛者都直言压力巨大。有人表示,自己光是练习语速,就花费了许多时间,“同样一节课,有时候不小心讲快了,一看才16分钟,有时候慢了,又24分钟了。不过说到底,‘上好一门课’考验的还是综合素质,不是光靠演练就行。”今年大赛增设了医学学科组别,有参赛教师称准备过程对自己提升很大,“我觉得重在过程,如今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整个过程都让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师,我的关注点比较局限在语言学习本身,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全面,通过此次比赛,我对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有了更为全面、客观的把握。虽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我一定会带着对教学的热情,以上好一门课为起点,力争做到上好门门课。” 上海海事大学的许信老师说。

  人文科学评委组组长陈昌来教授认为,本届选手总体表现好于往年。不仅对“上好一门课”的理解更全面,能充分把握比赛的各个节点和基本要求;选手课堂水平和潜力也明显提升,都能把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与学科知识、育人理念有机结合。“本届比赛已经出现多个值得进一步培养的好苗子,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优秀教学名师,反映出上海青年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是上海高教未来的希望。”

  本届青教赛上,来自沪上各大高校的249名青年教师参与了七大组别的角逐。他们都是各高校思想过硬、热爱教学、精于教学并在学生中广受好评的青年才俊,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66名,占参赛总数的26.5%;硕士以上学位232名,占参赛总数的93.2%;博士以上学位140名,占参赛总数的56.2%。学科门类涉及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4个领域。

滚动到顶部

免费制作创意短视频活动

复工复产之际,博视优学隆重推出免费制作视频活动——只需告诉我们您的视频需求,我们将免费为您制作一个创意短视频,用于您的营销推广或教学实践等。零成本试水短视频,开放名额有限,机不可失,不要犹豫!